零下五度的露天戏台,她穿着单衣连演七场。谢幕时观众发现她嘴唇发紫,棉鞋里竟倒出半碗冰碴。
这场演出惊动了前来采风的中央乐团领导,一纸调令将她从草台班子送进中国音乐最高殿堂。
1967年的北京城,文艺界尚在低谷徘徊。23岁的李谷一怀揣着对声乐的痴迷,敲开了金铁霖的家门。这位27岁的声乐才俊,彼时已是中国音乐学院的青年教师。在窄小的琴房里,金铁霖一次次纠正李谷一的发声方式:“气息要沉下去,声音才能亮出来。”
朝夕相处的教学,让师徒情悄然变了滋味。在那个保守的年代,师生恋不被看好,但青春的悸动冲破了世俗藩篱。第二年,相差4岁的两人在亲友低语中结为连理。
新婚的甜蜜很快被现实冲淡。金铁霖专注于教研事业,天天泡在学院里;李谷一则奔波在各个文艺汇演现场。有时一个月都碰不上面,见面了也是讨论唱腔技巧。
最深的裂痕出现在生育问题上。结婚六七年,李谷一的肚子始终没有动静。
金铁霖主动提出:“要不咱们分开吧?我不能耽误你当母亲。”
李谷一急得要哭:“没孩子也能过,实在不行领养一个!”可丈夫态度异常坚决。
离婚手续办得悄无声息。
戏剧性的是,金铁霖转身娶了小18岁的学生马秋华,次年就抱上了儿子金圣权;而李谷一再婚后也诞下女儿肖一。这对曾经的璧人各自开花结果,徒留当年“不能生育”之说成了悬案。
当李谷一深陷婚变阴霾时,剧场前排总坐着个戴眼镜的斯文男子。
他叫肖卓能,开国大将肖劲光之子,时任中国海洋技术公司高管。
自从人文听过李谷一的《边疆的泉水清又纯》,他就成了最疯狂的“追星族”。
每场演出结束,肖卓能必捧着鲜花冲到后台。得知偶像离婚后,他大胆写信表白:“你的歌声温暖了千万人,请允许我温暖你的余生。”李谷一最初只当他是普通歌迷,直到某次演出后胃病发作,肖卓能彻夜守在医院走廊,她才看清这份赤诚。
1976年,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。婚礼极其简单,新房是肖家腾出的旧居室。李谷一打趣丈夫:“你现在还追星吗?”肖卓能认真回答:“追啊,追家里这颗最亮的星。”
他当真践行了一辈子承诺——无论妻子深夜排练归家,还是出国演出数月,永远有盏灯为她而亮。
就在婚姻重获新生时,一场春晚传奇悄然开启。1984年除夕夜,首届春节联欢晚会临近尾声,总导演黄一鹤突然拍案:“缺首压轴歌!” 凌晨三点,词作家乔羽被急促敲门声惊醒,要求两小时内写出“既团圆又惜别”的歌词。
作曲家王酩接到谱曲任务时天色已亮,他边啃馒头边创作,李谷一则是在当天下午才拿到还带着修改痕迹的曲谱。
曲子出来后,导演组认为曲子太软,不适合放在春晚,但总导演黄一鹤坚持采用。彼时的李谷一已经有了知名度,且她的嗓音条件很符合这首歌曲的风格,就这样李谷一接下了任务。
当时的春晚是录播,可录制那天李谷一却因为重感冒引发急性喉炎,鼻腔堵塞严重。
嗓子像堵棉花,但黄导坚持要原声。她硬是灌下两杯浓茶开嗓,带着浓重鼻音完成录制。
谁也没想到,这首仓促诞生的《难忘今宵》,竟成为陪伴中国人39载的春晚绝唱。
之后,李谷一的事业更上一层楼,可谁能知道她的风光背后,是对女儿的愧疚。
1977年,李谷一诞下女儿肖一。名字取自父母姓名各一字,足见珍视。彼时李谷一已是中央乐团扛鼎人物,年均演出超200场。《乡恋》《我和我的祖国》等金曲传唱大江南北,代价却是女儿的整个童年。
肖一3岁就被寄养在同事家。 “妈妈又要去唱歌了吗?”每次看着行李箱被拖出门,小女孩就抱着布娃娃缩在墙角抹泪。
肖一5岁时候突发心肌炎,医院连下两次病危通知。当时李谷一正在南方巡演,接到电话整个人瘫软在地,却因当晚有重要演出无法返京。当女儿在生死线上挣扎时,母亲正在万人欢呼中谢幕。
八岁生日那天,肖一终于爆发。她将李谷一精心准备的公主裙摔在地上:“你根本不在乎我!同学的妈妈都会接送上学...”李谷一扬手要打,最终却抱着女儿痛哭失声。此后肖一变得越发沉默,母女间筑起一道无形高墙。
成年后的肖一很优秀,是央视纪录片的导演,却2017年突然远赴美国定居,这让李谷一很难过。她在《鲁豫有约》说:“我此生最对不起的就是女儿,在她最需要我的时候,我永远在舞台上。”
2020年肖卓能去世后,李谷一独居北京,手机里存满了女儿发来的外孙视频,却极少收到见面请求。
就在李谷一为亲女疏离痛苦时,另一个女孩却给了她无间亲情。湖南妹子张也2岁就被父母领着认李谷一做干妈。因童音含糊,她把“亲爱的妈妈”喊成“爱妈妈”,这称呼竟沿用了四十多年。
1977年张也初到北京学艺,李谷一亲自下厨做红烧肉。“干妈把肉都夹给我,自己啃辣椒拌饭!”张也回忆时眼圈泛红。1985年——李谷一推荐13岁的张也参加“全国青歌赛”,甚至将压箱底的演出服借给她:“我的衣服你穿准拿奖!” 1986年张也考入中国音乐学院,李谷一成了她的“编外导师”。
琴房里常见这对母女的身影:老的逐字逐句教《浏阳河》,小的认真做笔记。1998年央视元旦晚会,母女联袂献唱《走进新时代》轰动全国。
当张也25次登上春晚时,李谷一总骄傲地说:“我的艺术生命在女儿身上延续了。”
2022年除夕夜,李谷一首次缺席压轴39年的《难忘今宵》。78岁的她在医院度过新年,床头柜摆放的照片却别有深意——左边是肖一儿时的全家福,右边是她与张也合唱《走进新时代》的舞台照。
她曾向老友吐露人生三桩憾事:未能在父亲临终时侍奉床前,丈夫病重时因演出错过最后陪伴,以及永远无法弥补的女儿的童年。“舞台越大,心越空。”这是她2019年录制《声临其境》时的感慨。
如今的李谷一深居简出,偶在综艺露脸。当主持人问及张也时她眉飞色舞,提起肖一却语带哽咽。
去年肖一携子归国探亲,李谷一提前半月布置儿童房,最终外孙却因水土不服提前返美。老人在空荡荡的玩具房里呆坐整夜。
当《难忘今宵》的旋律年复一年响彻神州,谁曾想歌者生命中真正的“难忘今宵”,竟是1984年首届春晚——她忍着高烧唱红传世金曲的夜晚,千里之外5岁的女儿正抓着病床栏杆唤“妈妈”。
李谷一用歌声雕琢了一个时代,却雕不圆自己的人生。
前夫转身得子粉碎了所谓不育托辞,粉丝丈夫的宠爱难掩亲子关系的裂痕,干女儿的孝顺终究填不平血脉亲情的鸿沟。
那个在春晚上笑靥如花的女子,终是活成了聚光灯下的孤独标本。
39次春晚压轴的辉煌,抵不过女儿病榻前缺失的一次陪伴。或许当《难忘今宵》的旋律再度响起时,她终会懂得:人生最痛的音符不是舞台上的高音,而是深夜里,电话那头女儿强忍哽咽的那句“妈妈,我不疼”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