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偏食
ㄖˋㄆㄧㄢㄕˊ
rì piān shí
解釋
發生日食時,僅見部分太陽盤面被月球遮蔽的現象。也作「日偏蝕」。
重編國語辭典
解釋
(Solar eclipse),又稱 、天狗食日,是一種天文現象,屬於食的一種,只在月球運行至太陽與地球之間時發生. 這時,對地球上的部分地區來說,月球位於太陽與地球中間,因此來自太陽的部分或全部光線被擋住,看起來好像是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. 日食只在朔,即月球與太陽呈現合的狀態時發生. 日食分為四種,包括日全食、日環食、日偏食和全環食,其中較罕見的是全環食,只發生在地球表面與月球本影尖端非常接近的情形下,這時不同地區會出現日偏食、日全食或日環食其中一種的日食現象. 日全食經常吸引許多遊客和天文愛好者特地到海外去觀賞日全食,也會有旅行社推出專門為這些遊客設計的行程. 日食一定發生在朔,即農曆初一當日在中國史書上記錄的日食中有部分發生在晦日,即農曆三十,如《史記·孝文本紀》有“(二年)十一月晦,日有食之. 十二月望,日又食”,“三年十月丁酉晦,日有食之”的記錄;《史記·孝景本紀》有“七年十二月晦,日有食之”,“中三年……九月戊戌晦,日食”的記錄. 這因爲當時的曆法是採用平朔的方法,這種方法沒有考慮到日月的運行差距,定出的歷法存在偏差,真正的新月有時可能會出現在前一月的最後一...閱讀更多
中文維基百科
相關詞
日
偏食
偏
食
列印
複製網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