卐 和 卍,竟是两个汉字!怎么读?有哪些含义?大有学问

卐 和 卍,竟是两个汉字!怎么读?有哪些含义?大有学问

投稿

为繁荣、弘扬传统文化, 欢迎投稿。联络微信858620059!

出品 | 趙氏宗亲(ID:zhaoshizongqin)

编辑 | 英雄

卐 和 卍的读音都是“wan”,是不是感觉很意外?

万字符:有两种,卍(两个Z右旋)或卐(两个反Z左旋),古代的一种符咒、护符或宗教标志。通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。在古代印度、波斯、希腊等国家中都有出现。婆罗门教、佛教、耆那教等都使用。卍字在梵文中作 Srivatsa(室利靺蹉),意为“吉祥之所集”。佛教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“瑞相”,用作“万德吉祥”的标志。武则天长寿二年(公元693年),制定此字读为“万”。在佛经中,卍字亦传写作卐。唐慧琳《一切经音义》(卷二十一)等认为应以卐为准。

卍”的起源

“卍”是个吉祥的符号,称为吉祥海云或吉祥喜旋。这个符号在佛教之前的印度早已存在,印度教的主神毗湿奴和克里希纳,胸前就有“卍”字相,据说是胸毛。在古印度的传说,凡能统治世界的转轮圣王,皆具有三十二种大人相。这个符号在公元前三世纪始被用于佛典。是以《金刚般若经》中说佛是法中之圣王,具有三十二种大人相。“卍”字有左旋和右旋两种写法,所谓左旋,即“卍”;所谓右旋,即“卐”。现时看见的佛像有些是左旋的,有些是右旋的,究竟哪一个对呢?解答这个问题,要放在较大的脉络中去看。

“卍”字图案并非产生于佛教,在佛教出现之前的印度早已存在。在印度,这个符号叫swastika,由Su (吉祥)和Asati( 有) 两字合成,是一个寓意吉祥的符号。此外,在印度以外的地方也有发现。这些地方包括中国、俄罗斯、日本、埃及、克里特岛、斯堪的那维亚半岛、苏格兰、爱尔兰、美洲、两河流域等地,在各地的发现中,左旋的卍和右旋的卐皆有。以中国为例,在佛教传入以前的甘肃、青海、广东、内蒙古等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,都曾发现过“卍”字图案。

由于“卍”的发现相当普遍,而且不太可能是从某一地方传开的,于是学者猜测它一定与人类的一样重要而又普遍的事物有关。有些人则猜测是一种古代易于防守的城堡的造型,有些人则猜测它代表太阳运动的方向。

展开全文

佛教传入中国后,“卍”字也传入了中国。但这一符号如何翻译,却大伤脑筋。鸠摩罗什和玄奘都把它译为“德”,菩提流支则在翻译《十地经论》时把它译作“万”,取万德圆满之义。后来武则天则干脆把这个符号的音和义分开,钦定读音为“万”,意思是“吉祥万德之所集”。至于左旋右旋孰妥,唐代慧琳法师撰《一切经音义》,认定“卍”字为妥,是以中国佛典中“卍”字相以右旋居多。但即使到了现代,这个字是左旋是右旋还是很不统一的,如《辞海》上写作“卍”,而《辞源》则写作“卐”。

“卍”和“卐”符号代表

在青藏高原文化中,“卍”这一符号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变体,然而无论“卍”的形式如何改变,“卍”始终存在着,并且成了宗教及民俗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符号。西藏岩画中出现的万字符号不仅分布的面积相当广(遍布西部、北部、南部),而且其延续的时期也相当长,贯穿于西藏岩画的早、中、晚三期。这也说明“卍”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符号,与西藏地区的早期文明有着很深的渊源。在藏民族中,“卍”和“卐”符号分别代表佛教和苯教,并且象征宇宙最早依靠气流运动形成,在象雄王朝时期万字符是教派吉祥的标志,佛教主要用在象征释迦牟尼有32相,80种好。藏族民俗中早期万字符象征日神,在西藏大量出现的岩画中,万字符是岩画中的最具典型性的图案,这种符号不仅遍布西藏的西部、北部、南部,而且其延续的时期很长,存在于西藏岩画的早、中、晚三期。

以后西藏出现“卍”,其意义更多是活佛转世,在西藏民俗中“卍”象征光明和吉祥。“卍”在甘、青、宁青铜器文化和彩陶文化中出现得很频繁,象征着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内涵。

在西藏历史上,无论是后来的藏传佛教还是原始的苯教,“卐”符号与它们是紧密相连的。在原始的苯教中,“卐”是吉祥的标志,在苯教创立时被称为雍仲,使用的文字被称作雍仲神文,苯教所处的地方被称为九级雍仲山、雍仲沙丘,在苯教祖先所持的禅杖也有“卐”吉祥图案,就连苯教寺庙选址也多在天然带有“折”形图案的地方。佛教传入西藏地区之后,“卐”被广泛运用,凡是佛的画像,胸前必定有“卐”。

万字符的用法在苯教和佛教中是有区别的,苯教中“卐”按逆时针方向旋转,而在佛教中“卍”按顺时针方向旋转。在藏羌文化史中,西藏日土岩画中的“卍”或“卐”,表示的是太阳及其光芒。最开始的时候是画一个圆圈,在周围绘出若干光芒,后来随着构形的步步简化,遂演变成了这个符号。象雄王朝时代,“卍”最初是指太阳永恒的意思,后来成为坚固不摧、永恒常在以及吉祥妙善的代名词。好了,今天的分享就到这来, 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。

与古为徒 厚重华滋

这有

古往与今来

族谱与祖训

名人与古迹

这里

弘扬传统文化

深耕姓氏人文

凝聚精神动力

点和

说说你的看法

↓↓↓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诚信网站
365体育在哪下载

诚信网站

📅 07-06 👁️ 2298
4399电子竞技平台
365体育在哪下载

4399电子竞技平台

📅 08-02 👁️ 267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