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螃蟹腿”指的是人的膝盖向外侧弯曲,走路姿势类似于螃蟹。其实日本人的比喻很恰当,gakki的腿可能稍微有些螃蟹腿,可能也是为了剧情需要,实际如何我不得而知,不做评价,我给大家放上比较明显的“螃蟹腿”,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。
所以细分的话,上面这位日本女性双膝朝外形成的“O”型,被称为“双腿O型”。
但在国内“罗圈腿”的学术名称被称为“膝内翻”,李狗嗨里的中文翻译存在一定的偏差,可能也是中文没有对应俗语造成的,“膝内翻”对应的是日语中的“O脚(オーきゃく)”。
所以这里的“罗圈腿”可能只是一个泛指,泛指上图“O型腿”+“螃蟹腿”。
不过日本的女生不太能接受以上任意一种说法,倒是更能接受“内八字”和“外八字”这种看上去更像是走路习惯的说法,显得更加客观和中性。
而“膝内翻”这种腿型在日本女生中相当常见,比如下图就是两个典型的日本JK(高中女生)形象。
可以看得出无论是O型腿”或者“螃蟹腿”在日本女生中比例都很高,但日本女生可远远不止这两种腿型,可以说是“千奇百怪”。
“ひざ下O脚”,顾名思义“膝盖以下是O型的腿”,就是说膝盖以上是正常的腿,膝盖以下的小腿部分是O型的,你能在她们当中找到几个“ひざ下O脚”呢?
“X脚”其实说来也奇怪,大腿和小腿明明都是直的,但是他们永远都不能并拢,唯独只在膝盖处可以合拢,形成了一个英语字母“X”的形状,多见于萌萌的动漫女生形象,日本的现实生活中还是比较少的,就算有,基本上也都是“作”出的样子。
而“XO脚”才是日本女生千奇百怪腿型中“王座”一般的存在,大腿部分是直的但是不能并拢,形成“X”的形状,而在膝盖以下的小腿部分形成了“O型”,也不能相交,于是就有了下图右二的日本女生的腿型。
日本女生腿部畸形率高的原因
日本人基本都特别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,正常走路,保持身材,应该是每个日本人的必修课。
那么,日本女生除了会适应男权,天然的做出萌的动作外,还有什么原因导致日本女生出现这么高的腿部畸形率呢?
1、 遗传
尽管我们后天的饮食习惯的确会改变脂肪分布,后天的行走、坐姿等都会影响到我们腿型,但是先天的遗传对于我们的骨骼的走向的影响却是根本性的。
有欧美人就认为从日本人的祖先起就很有可能大量携带着“O型腿的基因”,顺便说一下,腿部畸形是会遗传的哦。
不过虽然腿部畸形会被遗传,但是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骨骼弯曲,一般都是可以实现后天的矫正的。
2、体质
这种说法靠不靠谱,各位自己判断,这种说法认为日本人的肌肉比例比欧美人天生要少,腿部的肌肉和骨骼难以支撑起身体的重量,所以因为这种天生的肌肉比例,因此更加容易产生腿部畸形。
(ps:亚洲人仿佛都是这样的,为什么只有日本人比例这么高?体质论不攻自破)
3、日本婴儿坐婴儿车或在襁褓时间过长
个人认为这种理论较为靠谱,在日本,长辈们一般不帮忙带孩子,家庭主妇一个人带孩子的同时还需要做家务,逛街买东西,丈夫需要大量的工作养活家庭,很少顾得上几个月大还不会走路的婴儿。
所以日本婴儿要么是像袋鼠袋一样的襁褓中待着,要么就是在婴儿推车里坐着,加之婴儿的骨头较软,时间过长的话对腿型的影响是巨大的。
4、更早学走路
日本的婴儿开始学走路的时间大多在出生后9-10个月的时候,比中国婴儿的最佳走路时间提前了2-3个月,比起欧美来说更是要早了大概半年的时间。
在这个时候,婴儿的骨骼和肌肉力量并没有发育充分,因此过早地让孩子早学走路很容易导致错误的走路姿势,最后引发骨骼的变形。
5、跪坐姿势不正确
日本人自古以来的日常生活都直接在榻榻米上,需要用到正坐,与中国还是有很大的区别。
日本标准的正坐并不会导致腿部变形,如果你的背部足够挺拔,尽量保持优雅是没有太大问题的。
但是,正坐的传统传递至今,日本年轻人已经很难做出标准的“正坐”了,坐姿松懈散漫,看似轻松,其实将体重全部压在了腿部,产生了不可逆的效果。
而日本年轻女生经常采用鸭子坐(ぺたんこ座り)代替正坐,这样会给盆骨造成负担,从而导致腿型产生变形。
文章作者:日本物语 网络综合整理
如果喜欢我们的作品,请持续关注日本物语,并动动您的小手给我们加星标,以及文章右下角的“在看”!
面向全球华人推介赴日服务
别忘了点“在看”哟↓↓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